豬皮、牛皮常來源于畜牧業養殖,可能因養殖環境管控不當,殘留抗生素、激素等物質,這些殘留物若進入膠原蛋白產品,會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。同時,部分人群對陸生動物源蛋白存在過敏反應,使用豬皮、牛皮來源的膠原蛋白易引發免疫排斥等問題。北大西洋低溫海域的鱈魚,其魚皮富含膠原蛋白。通過精準酶解技術處理,可將其轉化為 1000-3000Da 的小分子肽,實現直接吸收。而未經處理的鱈魚皮膠原蛋白分子量約為 30 萬 Da,屬于大分子物質,難以被人體細胞吸收利用。要充分發揮其價值,必須突破大分子的吸收限制,而酶解工藝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。
在酶解所用酶的選擇上,單體酶與復合酶存在明顯差異。單體酶僅能識別有限的肽鍵切割位點,水解過程中容易出現水解不徹底的情況,導致產物中仍存在較多大分子片段,且水解效率較低,往往需要更長的反應時間才能達到一定的水解效果。而復合酶由多種不同類型的蛋白酶組成(如,木瓜蛋白酶, 堿性蛋白酶等),具有多酶系協同水解的優勢。不同的酶能識別各自特定的肽鍵位點,使得切割位點大幅增加,可從膠原蛋白大分子的不同位置同時進行水解,能更高效、更全面地將大分子膠原蛋白斷裂為小分子肽段。同時,多酶系協同作用還能避免單體酶水解時可能出現的水解偏向性,保證產物分子量分布更均勻,有效減少未水解完全的大分子殘留。
鱈魚皮膠原蛋白的酶解過程分為三個步驟:首先,選擇合適的復合蛋白酶,這類蛋白酶能識別特定的肽鍵位點;其次,在 50-55℃恒溫、自然pH值下的嚴格溫濕度控制環境中,蛋白酶以定點切除的方式逐層斷裂大分子鏈,既能避免因過度水解導致的活性流失,又能保證每一段肽鏈保持完整的生物活性;最后,通過實時監測分子量分布,當 90% 以上的肽段達到 1000-3000Da時,將溫度升至 85℃終止反應。
復合酶酶解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可控性。憑借定點切除、水解可控、小分子量等特點,精準酶解不僅保留了膠原蛋白的活性,還提升了產品的水溶性和穩定性。
摸索是最大的成本!全球18年定制型酶制劑生產及技術應用服務商為您解答,免費提供小樣!可立即撥打免費電話咨詢400-0371-413,也可掃描微信二維碼咨詢。
【原創聲音】本文由南寧東恒華道生物科技原創文章,轉載需注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