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麥改性是指燕麥中淀粉及蛋白通過輕度酶解改變其蛋白分子結構,降低淀粉含量及改善燕麥中膳食纖維的結構與理化性質的構效關系,燕麥粉中親水基團暴露,與水結合的位點增多,所以水溶性、分散性明顯改善。改性后的燕麥生產燕麥乳,因高乳化性、口感細膩、營養成分等優勢特點,被乳制品、飲料行業廣泛研究應用。
燕麥改性主要有酶制劑改性和超聲波改性法,但是超聲波因設備要求高、生產量少等問題難以實現工業化生產應用,所以行業采用酶制劑改性生產燕麥乳已經成為主要生產方法。涉及到的酶制劑有蛋白酶、纖維素酶、淀粉酶,應用過程中因原料的成分差異和工藝設備、流程及目標產品要求不同,實際生產選擇的酶制劑酶系有所不同,且酶添加量也會因原料、工藝、目標產品指標的實際需求做適當的調整,一般正常添加量在2%以內。
近些年生產企業單獨使用單體酶,但是出現不能同時達到效果的現象,例如單獨使用淀粉酶,會出現淀粉改善,蛋白質顆粒比較大,口感不夠順滑的情況;單獨使用蛋白酶的,蛋白質被分解后,顆粒變細,但膳食纖維不能分解轉化成糖類,營養成分未達到容易被吸收利用的目的。南寧東恒華道酶制劑公司根據原料的特性、行業需求和各酶的特異性效果,通過復配技術,復配出能綜合解決單體酶存在的問題。
部分企業使用中性蛋白酶對燕麥改性,可以解決蛋白質改性,減少蛋白顆粒,產品分散性有一定改善,但是纖維、淀粉類沒有較有效的改善,乳化性不佳,產品容易分層,需要配合纖維酶、淀粉酶或者木瓜蛋白酶使用,如此添加成本較高。所以建議采用復合酶替代中性蛋白酶使用,以降低綜合成本。
摸索是最大的成本!全球18年定制型酶制劑生產及技術應用服務商為您解答,免費提供小樣!可立即撥打免費電話咨詢400-0371-413,也可掃描微信二維碼咨詢。
【原創聲音】本文由南寧東恒華道生物科技原創文章,轉載需注明出處。